心理机制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
当我们追求西方的物质文明时,每一种弊端都出现了,这提醒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明的价值。面对古人克己、善良、冷漠、心灵纯洁等人生价值观,会折射出我们今天极端功利主义对人心的束缚。极端的功利主义把人的心灵变成了物欲的“黑洞”。这个贪得无厌的“黑洞”是一个无底洞,它不仅能污染社会人群,腐蚀一个国家,还能破坏人类心灵的安宁与和谐。使人烦躁、怨恨、烦恼痛苦、心灰意冷等等。
当我们再次渴望追求人类心灵的平和和谐之美时。研究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心态变得更加重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助于我们在追求现代生活价值和满足生活欲望的过程中保持心理和谐。从而充分热爱和享受生活。换句话说,既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
(一)非必要的生活原则
孔子最早提出“无必然”的人格准则:“子爵斯,无心、无必然、无固、无我。”《论语·子涵》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要主观臆测,认为事情必然是这样,而要自以为是。这种对个人意志的约束和克制,不仅有助于人的有意和教养,还能使人的心理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稳定和谐的状态。“不要做我”的境界就是让人在受到挫折批评的时候不要坚持,可以主动调解自己,保持心理平衡。“不需要”的思想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使人主动适应社会生活。这种思想在现代语言中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儒家所提倡的限制人的自由,或者说他告诉人们,对自由的需要(物欲、情欲、欲望、求知欲)的限制是很有价值的。在尊重客观世界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本分就是“守心养性,故须天道而死幼,修身以达,故天命也。”孟子全心全意
“老公开心舒服,心也舒服。人情,想长寿恨死,想安稳恨危险,想骄傲恨羞耻,想逃避恨工作。欲四物,除四害,则心安。”四欲在于胜理。你赢得了治愈身体的理由,你就活了一辈子,活了一辈子,你就长寿了。“吕的《春秋》。合适的声音
我们在理解儒家人生价值观中的“寡欲”思想时,应该把它理解为对个人欲望的理性限制,而不是对个人欲望的否定。自我真正的价值和自由是学会适应它,适应它,改造它,同时更多地为自己所用,为社会服务。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始终保持心理和谐。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惑,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理
用理性的方法控制人的欲望,让人们享受生活而不烦恼。人如果只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忽视了对欲望的限制,就会迷茫,就会不快乐。
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儒家思想就是让人们自觉遵守和践行仁义礼义。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友好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礼是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标准。"仪式被称为制度节日."他们追求社会价值作为个人价值。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这应该说是积极的,有益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儒家思想是以礼义来适应社会和自然。这是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统一。儒家给的规范是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仁。在尊重和服从社会的“仪式”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的形式中,自我并没有丢失,而是社会化了。这种社会化的自我价值使人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能够聪明地发挥个人潜力,利用环境。这种运用和利用最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他强调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保持心理平衡。
伊壁鸠鲁说:“幸福可以认为是没有欲望的人和有欲望并被实现的人。”在儒家的人生价值观中,它不是对欲望的否定,也不是完全从属于欲望的功利主义。但在接受生命欲望这一客观事实的条件下,通过对客体的改造,我们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发挥内在能量,以实现自我为乐。在自我的人生价值中,既有个人成就的成分,也有社会价值的成分。作为真实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它的形式是通过对客体世界的改造来完成的。
这样,自我价值包含了真正自我价值的全部能量,同时又与客体世界保持和谐,实现了儒家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这里,自我并没有丧失,而是主体的“人”和客体的“天”高度统一,“以一个哲学家的姿态接受他的自我、生命、无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客观现实”。在儒家的现实生活中,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冲突、挫折和威胁都得到了解决。他们觉得“天”与“人”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斗争,不是斗争,而是愉快的合作。与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标准相比,儒家的人生价值体系更完全的个性化,对人类社会的认同更深。
在实现人生的过程中,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价值,还有他人的生命和成长。多么充满人性的社交啊!一定会引导人成为更完美的人。“创造一个尊重和赞美所有人性的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
身心和谐
身心是分离的。一方面指的是形式,欲望和利益的需要都是从形式中衍生出来的;另一方面指的是精神,礼义需求就是从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儒家在理论上强调身心关系的统一,在实践上极力追求其整体性。
“欲望只有进气没有出气,理智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好的学者在进退之间作出判断。”“所以,读书人首先要知分,知分者,常和平,常欲得之。所要之物,自给自足,用之于安全之地。”吕坤:呻吟
儒家所追求的身心和谐的特征是:人通过自我完善达到身心和谐。这种身心的和谐,就是物与心、灵与肉、形与神、欲与义的满足。属于自己身体的满足感,只有通过劳动,向着自然和社会进步才能获得。而人的劳动能力,自然和社会能给某人的东西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仪式产生了心理矛盾。儒家用“礼”通过自我反省来化解矛盾,这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仪式从哪里开始?都说:人生而有欲,但不能有欲,更不能无所求。如果以量来分界限,他们就忍不住打起来了。打起来就乱,乱了就穷。先王恨乱,令礼义分之。为了培养人的欲望,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使他们的欲望不局限于事物,事物也不会屈服于他们。”两人长时间黏在一起是一种礼貌。“《礼记》是人们追求身心和谐的方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贵贱老幼贫富,都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适当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条件出发,达到心理平衡,享受自己的快乐、幸福、人格和尊严。
"...愿吃,愿美,愿安,愿乐。”
这幅图是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言归正传。我们今天想要的。中国古人的修身教育也是从内部制约人心,使人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个人欲望,以此作为达到内心平和安定的手段。不是没有原因的。
个人欲的理解是,“读书人需先知分以养心,知分者常安,欲常得。”要的人自给自足,用在安全的地方。“儒家所追求的身心和谐,是欲望宣泄与控制的辩证统一。这种身心的完美和谐,会让人的内心得到满足,也就是心理上有自豪感,有自信心,身体上有幸福感。所以儒家的这种思想有其合理性。
现代人本主义的代表马斯洛也认为”。.....无节制的放纵和满足也有其自身的危险后果.....要控制,要拖延,要限制,要放弃自己的诉求,要忍受挫折,要自律。只有对自律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随心所欲!很有可能这是完全正确的。”马斯洛:人的潜力和价值
“人性生来好利坏淫,适则生来争贼淫乱,故必有博采众长,礼义之道。然后,出于无奈,符合文理。荀子
可见儒家所追求的身心和谐。不仅仅是对人的本能欲望的抑制和否定来达到心理平衡。而是借助伦理道德,激发自我意识,通过求知、修身、养性——社会化的自我,在价值自我的最高层面(人格的深度)统一身心。在遵守社会礼仪的条件下,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寻求身心的和谐。
儒家的心性修养思想是一个整体的价值目标,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身心的和谐。这些和谐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心中。除了社会稳定和秩序稳定的要求,另一个因素是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谐是古人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作为修行,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上的。个人的意向和修养总是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中庸》所说,“君子必修身,而思修身,不可轻忽亲人。他想事不可不知人,想人不可不知天。”
所以儒家的心性修养思想,大多与道德修养有关。在对善与美的追求中,必须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也必须有人清心寡欲,与天分享人生经验,道德的提高是以修养为基础的。
综上所述,儒家道德修养中的修养思想有其糟粕,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其中很多值得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借鉴。